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地探学院成功举办“地球深部探测与成像——造山带演化:从大洋到大陆,青藏高原与东北亚”学术研讨会

日期:2022-10-14 点击数:

2022年10月7日上午,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的地球深部探测与成像学术研讨会在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是吉林大学地学学科(原长春地质学院)创建70周年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吉林大学双聘院士高锐教授组织召集,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师生围绕“造山带演化——从大洋到大陆:青藏高原与东北亚”,交流最新的地球深部探测成果。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会上,吉林大学双聘院士高锐教授和清华大学齐蕊博士交流了《印度地壳拆离俯冲: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下大陆地壳深俯冲行为》的报告;中山大学郭晓玉交流了《板块构造与大陆增生——来自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构造指示》的报告;吉林大学韩江涛教授交流了《印度岩石圈与亚洲岩石圈汇聚的地电学表征》的报告;桂林理工大学黄兴富博士交流了《祁连山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的报告;吉林大学张盼副教授交流了《地震数据宽频全波形反演研究进展》的报告;吉林大学博士生李志强交流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印度板块俯冲与上地幔结构研究》的报告。

中亚造山带是显生宙以来世界范围内最为显著的增生型造山带,由大量增生杂岩、岩浆弧、弧相关盆地、蛇绿岩、海山及大陆碎片等构成的复杂拼贴带,它的时空格架、大陆增生、增生成矿与构造叠加改造机制等一直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国际地学焦点问题。会上,吉林大学刘财教授交流了《东北地区深部构造立体探测及石炭-二叠系油气远景》的报告;吉林大学周建波教授交流了《中亚造山带最终缝合带—南天山-索伦克尔-延吉缝合带的组成与演化》的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侯贺晟研究员交流了《松嫩地块及周缘深部结构调查进展与能源资源赋存背景浅析》的报告;中山大学朱彦霖博士交流了《古亚洲洋-古太平洋构造域转换过程:中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和松辽地块之间的构造演化》的报告;中山大学博士生谭晓淼交流了《大兴安岭壳幔精细结构与增生造山的深部过程》的报告;吉林大学辛中华交流了《牡丹江缝合带深部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的学术报告。

研讨会参会人员围绕青藏高原与东北亚岩石圈结构与深部动力学、造山带深部结构与演化、深部过程与浅表资源环境响应、深部探测技术和方法等科学主题深入研讨、充分交流,共同谋划地球深部探测与成像领域未来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