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5月12日,地探学院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姜宇航,各年级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会,座谈会由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安青显主持。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并进行交流研讨。
吉林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解慧元,目前服务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高级中学。他在视频连线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青年志愿者的深情厚爱和殷切期望。在地探学院的学习生活中,黄大年教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科研教育事业的故事始终感染着自己。因此,在选择服务地时,他主动选择到教学资源落后的哈巴河县进行志愿服务,做黄大年精神的坚定传承者,为孩子们的成长发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以中国之青年书写青年之中国。
地探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初东方表示,作为吉林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倍感振奋。这封回信不仅是对边疆支教志愿者的肯定,更是对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殷切期望。初到西部时,曾为这里的艰苦环境感到忐忑,但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乡亲们淳朴的笑容,让他明白了“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意义。
地探学院2021级本科生,吉林大学黄大年精神宣讲团团长罗士城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切勉励。作为地探学子,应当以支教志愿者们为榜样,坚持弘扬践行黄大年精神,在祖国的建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地探学院2021级本科生,吉林大学第二届“国优计划”培养对象郭临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奋斗方向。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国优计划”的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为教育现代化添砖加瓦。
地探学院2022级本科生,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荆琳轩谈到,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后,深受触动。作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更应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练就过硬本领,为未来投身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姜宇航在总结发言中谈到,作为地探学子,黄大年老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始终是大家前行的灯塔。地球探测工作常面临复杂地质环境与尖端技术挑战,但这恰是锤炼本领的“熔炉”。希望同学们以黄大年精神为旗帜,以西部志愿者为榜样,秉持“敢为人先”的锐气,永葆“自找苦吃”的勇气,在跋山涉水的勘探路上,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实验室里勇攀科技高峰,让个人奋斗与时代洪流同频共振,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