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地探学院将于近期举办"地质宫论坛(2025037)—青年教师学术能力培养经验分享与讨论会"。本次论坛特邀三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分享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经验。
特邀嘉宾:
刘 财 教授 -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在地球物理学教学与科研领域享有盛誉,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
蔡建超 教授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在油气岩石物理与开发领域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具有丰富的科研创新经验。
李 静 教授 - 吉林大学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在浅地表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方面成就显著,是青年学者中的杰出代表。
活动内容:
本次论坛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v 青年教师学术成长路径规划
v 科研项目申报与团队建设经验分享
v 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与发展
讲座时间:2025年11月26日13点30分
讲座地点:朝阳校区地质宫449
参会人员:全院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生代表
嘉宾简介:

刘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二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津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国土资源部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教学中心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油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黄大年式创新团队负责人、吉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吉林省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黄大年式科研团队”负责人、吉林省组织部第二批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项目负责人、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刘财教授主要从事复杂地震波场的正反演理论和技术及地球物理综合等研究,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60多篇,其中SCI等检索文章260篇,出版教材与学术专著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等项目50余项。曾获中国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金锤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从事高等教育多年来,培养硕士60名,博士100余名。吉林大学学报(地学版)、地质论评、物探与化探、世界地质、石油物探、地质与资源、石油地球物理等杂志编委。

蔡建超,1981年11月生,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Scholar GPS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等。担任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油气储层岩石微观表征与输运物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课题等3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SCI被引1万余次,H指数57,谷歌引用1.6万余次。出版中文专著1部,英文专著6部。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等奖项,以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傅承义青年科技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自然资源青年科技奖、绿色矿山突出贡献、Energy & Fuels研究新星奖、GSE杰出科学家等,担任Advances in Geo-Energy Research主编、Gas Science & Engineering和Petroleum Science副主编等。担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科学基金、美国化学学会石油研究基金、欧盟研究理事会巩固基金等多个基金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

李静,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吉林大学唐匡学者。2014年以来一直从事浅地表地球物理教学与研究工作,聚焦地球物理波场传播理论,开展了一系列稳健、高精度的浅地表地球物理反演与成像方法创新及应用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吉林省优秀青年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10余项。先后荣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4)、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2017)、2019国际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地球物理创新成果奖(Innovation Award for Geophysics)、2019年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傅承义青年科技奖(2021)、202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1)等。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迄今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54篇。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5篇,高被引论文2篇,其中多篇发表在勘探地球物理领域顶级期刊,包括Water Resources Research、JGR、Geophysics Research Letter、IEEE TGRS、Geophysics、GJI等。据谷歌学术统计论文总引用2698次,单篇最高引用314次,H-index 27,i10-index 52。以第一主编出版英文会议论文集、第二主编编著教材各1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共20余次。担任国际SCI期刊Geophysics、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期刊编委,《Advances in Astronomy》学术编辑(Academic Editor)、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青年编委。SEG国际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和EAGE亚太浅地表地球科学与工程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SEG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全球继续教育委员会成员(SEG Continuing Education Committee),中国地球科学年会浅地表地球物理相关专题召集人。目前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城市与地下空间专委会秘书长、浅地表地球物理专委会、环境地球物理专委会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城市道路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