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处理开放系统的学习与应用

 

地震数据处理开放系统的学习与应用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掌握声波差分方程公式
了解地质建模
掌握地震资料处理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要求

掌握采样定理,观测系统的设计;根据研究目标要求建立地质模型。
 

           三、实验环境

微机,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打印机,微软办公软件,ProMAX软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内容:
1)建立水平层状介质中有一透镜体,层状介质从上到下速度依次为1500米/秒、1800米/秒、2500米/秒、3000米/秒、3500米/秒,在第三介质中透镜体的速度为2800米/秒。
2)设计一主频为35HZ的雷克子波作为震源子波,单边激发,道间距20米,200道接收,最小偏移距100米,炮间距40米,激发200炮。
步骤:
       (1)数据模拟
           1)地质建模
           2)声波有限差分公式的建立
           3)地震二维测线观测系统的设计
           4)正演模拟
      (2)数据处理
           1)模拟数据的加载
           2)建立观测系统数据库
           3)加载道头
           4)GE库检查
           4)剔除野值
           5)顶部切除
           6)频率扫描
           7)反褶积参数实验
           8)速度扫描
           9)速度拾取
           10)动校切除
           11)动校叠加
           12)去噪
           13)偏移
           14)绘制剖面
      (3) 编写报告
 

          五、报告编写要求

  1)绘出地质模型,要求网格间距满足声波差分公式要求
  2)绘出一个模拟单炮记录,要求指明各种波的类型
  3)绘出剖面,并根据地质模型分析反演精度
 

          六、实验注意事项

  1)了解吸收边界问题
2)根据地质模型正确解释速度
 

         七、思考题

1)如何提高数据模拟精度
2)地震数据处理中提高偏移成像的关键步骤
   
 
 
                                                                                             执笔人:单刚义

                                                                                      编写时间:20120913

最新发布日期:2017-11-09, 作者:单刚义, 阅读次数: